【台灣醒報記者陳昭妤台北報導】「加害人人權、被害人人權孰輕孰重?」性侵害犯罪防治法修正草案今天在立法院舉行第二次公聽會,立委丁守中表示,他贊成引進梅根法案的加害人公告制度,他說,國內應盡快推動此類草案。台灣人權促進會執委、律師顧立雄則擔心加害人公告制度會有後遺症。
由多位立委提出的性侵害犯罪防治法修正草案,今天舉辦第二次公聽會,國民黨立院黨團副書記長趙麗雲肯定立委的努力,她表示,短短2個禮拜內舉辦兩次公聽會,提出的草案眾多,顯示立委們負責的立法態度。趙麗雲說,性侵害犯罪防治法修正草案的主要爭點在於加害人的資訊揭露,可以選擇拿人權大旗揮,也可以選擇保障被害人人權,黨團會採開放態度接納所有意見。
本次公聽會的攻防重點之一為加害人與被害人的人權衡量,針對引進美國梅根法案,立委與民間團體明顯意見分歧,立委丁守中表示,公告加害人資料並無侵害人權的疑慮,因為多數被害人與民眾的權利更重要。然而律師顧立雄認為,公開加害人資訊給所有民眾觀看,不僅不利加害人重新融入社會,也容易造成群眾暴力,他呼籲專家學者應審慎考量此提案。
顧立雄以美國梅根法案為例,他說梅根法案在美國備受批評,就連韓國今年1月修訂的相關法案,也只公開對未成年者性犯罪的加害人資訊,並非將所有性侵犯的資料都公開。他主張應對公告制度設定嚴格的門檻,例如只公開監控期間失聯的性侵犯資料,避免其於逃亡期間再犯。
中正犯罪防治系副教授林明傑也表示,讓所有社區都知道加害人資料的確有些超過,他認為美國梅根法案砸大錢推行卻成效有限,要如何在國內有效,立委應審慎評估。林明傑則主張可將性侵犯數字化,張貼在各國中小校園,讓家長接送孩子時有所警惕,不須將加害人資訊全面公開。
長期關懷受刑人的更生團契總幹事黃明鎮牧師則持贊成態度,他認為公開性侵犯資料有助嚇阻未犯案的人,並使已犯案的性侵犯受到教訓。他感嘆現代人的性觀念越來越薄弱,若能透過公開性侵犯資料防治性侵害案件,則可保護更多婦女、兒童的人身安全。
本文來自: http://tw.news.yahoo.com/article/url/d/a/110728/115/2vvqk.html